停课不停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升本资料 > 生理病理解剖学 >

河南专升本人体解剖学海选精编习题——第9章中枢神经系统

河南专升本人体解剖学海选精编习题——第9章中枢神经系统
9.1常考题型
一、选择题
[A型题]
1.成人脊髓下端平
A.第二腰椎体上缘   B.第一腰椎体下缘   C.第三腰椎体下缘
D.第四腰椎体上缘   E.第五腰椎体上缘
2.第6颈脊髓节平对
A.第4颈椎  B. 第5颈椎  C. 第6颈椎  
D. 第7颈椎  E.第1胸椎
3.临床上进行腰穿是将针头刺入
A.硬膜下隙 B. 硬膜外隙 C.马尾 D.蛛网膜下隙 E. 以上都不对
4.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
A.骶中间外侧核 B.中间内侧核 C.胸核 D.后角固有核 E.中间外侧核
5.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A.腰2~4节中 B.骶2~4节中 C.骶1~3节中 D.腰1~3节中 E. 胸腰部侧角
6.传导精细触觉的是
A.脊髓丘脑侧束 B.脊髓丘脑前束 C.薄束和楔束 
D.脊髓小脑前束 E.脊髓小脑后束
7.在脊髓胸5节(T5)以下不含有
A.薄束 B.楔束 C.皮质脊髓侧束 D.脊髓丘脑侧束 E.脊髓丘脑前束
8.脊髓后索损伤时
A.闭眼能感受物体的大小   B.闭眼能维持身体直立不摇晃   
C.闭眼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   D.闭眼能指鼻准确   
E.受损伤的对侧有痛觉障碍
9.经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纤维束是
A.皮质脊髓束    B.脊髓丘脑束    C.红核脊髓束  D.薄束  E.楔束
10.脊髓半边横断的表现有
A.同侧触觉缺失  B.对侧本体感觉缺失  C.同侧温度觉缺失  
D.同侧痛觉缺失       E.没有上述情况
11.位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
A.上丘   B.锥体   C.内侧隆起
D.迷走神经三角   E.楔束结节
12.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
A.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和面神经    
B.展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    
C.三叉神经、展神经、舌下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D.三叉神经、面神经、展神经和迷走神经    
E.面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由中脑背侧出脑的脑神经是
A.舌神经   B.面神经   C.前庭蜗神经
D.动眼神经   E.滑车神经
14.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副神经
D.舌下神经   E.展神经
15.脑桥内的脑神经核有
A.舌下神经核   B.孤束核   C.滑车神经核   
D.前庭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16.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有
A.前庭神经核   B.三叉神经运动核   C.疑核
D.展神经核       E.面神经核
17.出脚间窝的脑神经是
A.面神经  B.动眼神经  C.展神经  D.滑车神经  E.三叉神经
18.动眼神经副核发纤维支配
A.舌下腺、颌下腺   B.腮腺   C.泪腺             
D.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   E.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19.第四脑室正中孔位于
A.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上  B.上髓帆  C.下髓帆  
D.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丛  E.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尖端
20.面神经丘深部为
A.孤束核  B.展神经核  C.面神经核  D.舌下神经核  E.迷走神经背核
21.下列何结构属一般内脏运动核
A.迷走神经背核  B.副神经核  C.黑质  D.面神经核  E.孤束核
22.不属于副交感神经核的有
A.孤束核   B.上泌涎核   C.动眼神经副核
D.迷走神经背核   E.脊髓骶2-4节段的中间外侧核
23.位于中脑的核团是                                                                                                    
A.蓝斑 B.泌涎核 C.孤束核 D.齿状核 E.黑质
24.脑神经的躯体感觉核包括
A.孤束核  B.三叉神经脑桥核  C.下泌涎核  D.滑车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25.司舌下腺分泌的核有
A.舌下神经核  B.上泌涎核  C.面神经核  D.红核  E.下泌涎核
26.与迷走神经相关联的核团是
A.副神经核  B.下泌涎核  C.下橄榄核  D.三叉神经脑桥核  E.三叉神经脊束核
27.脑干内的非脑神经核
A.三叉神经运动核  B.动眼神经副核  C.红核  D.展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28.传导听觉的丘系是
A.外侧丘系  B.内侧丘系  C.脊髓丘系  D.三叉丘系  E.都不是
29.与面神经有关的神经核
A.动眼神经副核 B.下泌涎核 C.下橄榄核 D.孤束核 E.红核
30.一般和特殊(味觉)内脏感觉纤维的终止核是
A.下泌涎核   B.疑核   C.孤束核
D.迷走神经背核   E.上泌涎核
31.孤束核接受哪些脑神经的传入纤维
A.Ⅴ、Ⅶ和Ⅹ脑神经   B. Ⅶ、Ⅷ、Ⅹ脑神经   C.Ⅶ、Ⅸ和Ⅹ脑神经   
D. Ⅸ、Ⅹ和Ⅻ脑神经   E.Ⅴ、Ⅵ和Ⅹ脑神经
32.疑核发出的纤维加入
A.Ⅶ、Ⅷ、Ⅸ脑神经    B.Ⅶ、Ⅸ、Ⅹ脑神经    C.Ⅷ、Ⅸ、Ⅹ脑神经    
D.Ⅸ、Ⅹ脑神经    E.Ⅸ、Ⅹ、Ⅻ脑神经
33.在脑干某横断面上可见锥体束外侧出现下橄榄核,中央管敞开成为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底的灰质内,从外向内依次可见到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疑核位于下橄榄核和第四脑室周围灰质间的网状结构内,前庭核与小脑下脚相邻,此切面可能是
A.中脑上丘阶段切面 B.延髓橄榄中部切面 C.脑桥中部切面 
D.中脑下丘阶段切面   E.延髓锥体交叉切面
34.脑干上属于下运动神经元的核团是
A.副神经核 B.黑质 C.三叉神经中脑核 D.迷走神经背核 E.红核
35.关于内侧丘系在脑干各部内的位置描述何者是错误的
A.在延髓位于中线和下橄榄核间,锥体背侧   
B.发出该束神经纤维的细胞体位于同侧薄束核和楔束核内   
C.内侧丘系向上终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D.内侧丘系的纤维在中脑上丘位于红核背外侧   
E.内侧丘系在脑桥经过斜方体
36.在延髓的躯体运动核是
A.疑核   B.副神经核   C.迷走神经背核  
D.展神经核   E.舌下神经核
37.在脑的离体标本,哪个部位能观察到间脑
A.脑的背侧面  B.脑的腹侧面  C.脑的前面  D.脑的后面  E.脑的外侧面
38. 丘脑腹后内侧核接受的纤维束是
A.三叉丘系  B.内侧丘系  C.脊髓丘系  D.听辐射  E.视辐射
39.新小脑的传入纤维来自
A.齿状核  B.前庭核  C.红核  D.脑桥核 E.顶核
40.不属于上丘脑的结构是
A.松果体 B.丘脑间粘合 C.缰三角 D.缰连合 E.丘脑髓纹
41.属于后丘脑的结构是
A.缰连合   B.松果体   C.丘脑枕   D.乳头体   E.外侧膝状体
42下列何结构不属于特异性中继核团
A.中线核   B.腹后内侧核   C.腹后外侧核   D.腹外侧核   E.腹前核
43.缘上回位于大脑的
A.颞叶  B.岛叶  C.额叶  D.枕叶  E.顶叶
44.与大脑相连的脑神经是
A.嗅神经    B.视神经    C.眼神经    D.动眼神经    E.滑车神经
45.新纹状体是指
A.尾状核和豆状核   B.尾状核和苍白球   
C.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    D.苍白球和豆状核的壳   E.尾状核和杏仁体
46.关于基底核的正确描述是
A.又称新纹状体   B.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   
C.是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团块   D.包括纹状体,屏状核   
E.参与组成边缘系统
47.听区位于
A.颞下回 B.角回 C.缘上回 D.颞横回 E.颞上回
48.颞横回是
A.视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感觉性语言中枢   
D.运动性语言中枢   E.视觉性语言中枢
49.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
A.颞中回后部    B.颞上回后部    C.角回   D.颞横回    E.额下回后部
50. 书写中枢位于
A.缘上回  B.额中回后部  C.颞上回后部  D.额下回后部  E.角回
51.阅读中枢位于
A.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   B.角回   C.缘上回   
D.额中回后部   E.额下回后部
52.皮质核束经过
A.内囊前肢   B.内囊膝   C.内囊后肢   
D.锥体交叉   E.都不是
53.通过内囊前肢的纤维束是
A.额桥束   B.皮质脊髓束   C.丘脑皮质束   
D.皮质核束   E.皮质红核束
54.通过内囊后肢的纤维束是
A.额桥束     B.皮质脊髓束      C.内侧丘系      
D.皮质核束    E.三叉丘脑束
55.病人劳动时突然昏倒,意识恢复后,发现右侧上下肢瘫痪,检查见右侧肢体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右半身深感觉和浅感觉丧失,右侧视野同向性偏盲,问损伤下列何结构出现上述情况
A.脊髓左侧半横断 B.左侧内囊 C.左侧脑桥 D.左大脑皮质 E.左侧中脑
56.左侧内囊膝部损伤可出现
A.左侧额纹消失 B.伸舌时舌尖偏向右 C.左侧肢体偏瘫 
D.口角偏向右侧 E.右侧额纹消失
57.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的交叉部位在
A.脊髓外侧索内  B.斜方体  C.延髓中央灰质腹侧  
D.锥体交叉  E.脊髓白质前连合
58.哪些感觉传导通路不是由3级神经元组成的
A.躯干四肢皮肤的精细触觉  B.非意识性本体觉  C.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  
D.意识性本体感觉  E.视觉
59.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在
A.三叉神经节   B.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    C.三叉神经中脑核   
D.丘脑腹后内侧核   E.丘脑腹后外侧核
60.关于头面部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的3级神经元,下列哪个不正确
A.三叉神经脑桥核 B.三叉神经脊束核 C.丘脑腹后内侧核 
D.三叉神经节细胞 E.三叉神经运动核
61.视交叉中央部损伤出现
A.双眼颞侧半视野偏盲  B.双眼同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C.双眼鼻侧半视野偏盲
D.同侧眼鼻侧半视野偏盲  E.对侧眼鼻侧半视野偏盲
62.右侧视束损伤可造成
A.左眼全盲    B.右眼全盲    C.双眼颞侧半视野偏盲    
D.左眼鼻侧及右眼颞侧视野偏盲    E.右眼鼻侧及左眼颞侧视野偏盲
63.瞳孔对光反射
A.一侧视束损伤,光照健侧眼,患侧瞳孔不缩小 
B.一侧视神经损伤,光照健侧眼引起双眼瞳孔缩小 
C.一侧动眼神经损伤,光照健侧眼,两侧瞳孔都不缩小 
D.顶盖前区是瞳孔对光反射的唯一中枢 
E.睫状神经节发出的纤维支配上睑提肌
64.皮质核束
A.起于中央前回上部的巨型锥体细胞    B.通过内囊后脚
C.面神经核的下半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
D.损伤时出现弛缓性瘫痪(软瘫)     E.先换神经元,然后再交叉
65.皮质脊髓侧束
A.包含主要发自顶叶皮质细胞的纤维  
B.包含主要与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终止的纤维
C.由交叉的纤维组成  
D.起于脑桥  
E.远端终止于对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66.皮质脊髓侧束
A.纤维由中央前回下部发出   B.在白质前连合交叉   C.在锥体交叉处交叉 
D.支配对侧肢体运动   E.支配同侧肢体运动
67.令患者闭眼,发现其右眼裂不能完全闭合,考虑可能是
A.右侧面神经核上瘫,  B.左侧视神经受损    C.右侧面神经核下瘫  
D.右侧动眼神经受损    E.右侧三叉神经受损
68.光照患者左眼引起双侧瞳孔缩小,而光照右眼,双侧瞳孔均不缩小,损伤的结构是
A.右视束    B.右视神经    C.左视束   
D.左视神经    E.右动眼神经
69.关于锥体外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损伤后导致骨骼肌瘫痪 
B.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维持姿势和协调骨骼肌运动 
C.与锥体系联系紧密,功能协调一致 
D.从大脑皮质到皮质下中枢,结构复杂 
E.种系发生比较古老
70.硬脊膜外隙
A.为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窄隙   B.为硬脊膜两层之间的窄隙   
C.为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的窄隙   D.内有脑脊液   
E.临床上常在此隙抽取脑脊液
71.关于硬脑膜的描述,何者是正确的
A.硬脑膜与颅底骨之间容易分开 
B.颅部硬膜外血肿发生在硬膜外隙内 
C.脑和脊髓的硬膜外隙互通 
D.硬脑膜的内外两层伸入两大脑半球之间形成大脑镰 
E.均不是
72.关于小脑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前缘游离凹陷形成小脑幕切迹   B.位于大脑与小脑之间 
C.当小脑幕以上脑部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可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D.后缘处有直窦   E.属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73.直窦
A.由矢状窦及岩上窦汇合而成       B.行于大脑镰游离的下缘中
C.与大脑大静脉合成下矢状窦       C.行于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      
E.没有上述特点
74.穿经海绵窦内侧壁的脑神经是
A.Ⅲ脑神经   B.Ⅳ脑神经   C.Ⅴ脑神经   D.Ⅵ神经   E.Ⅶ脑神经
75.通过海绵窦外壁的脑神经
A.Ⅲ、Ⅳ、Ⅴ、Ⅵ对脑神经   B.Ⅲ、Ⅳ、Ⅴ对脑神经   
C.Ⅲ、Ⅳ、Ⅵ对脑神经   D.Ⅲ、Ⅳ对及眼神经、上颌神经   
E.Ⅲ、Ⅳ、Ⅵ对及眼神经
76.脑脊液渗入的结构是
A.软脑膜  B.脉络丛  C.蛛网膜粒  D.海绵窦  E.硬脑膜
77.脑脊液循环途径中不经过
A.蛛网膜下隙 B.硬膜外隙 C.蛛网膜粒 D.第四脑室 E.第三脑室
78.颈内动脉主要供应
A. 脑干 B.大脑半球前2/3 C.小脑 D.间脑 E.大脑半球后1/3
79.大脑动脉环组成
A.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吻合而成   
B.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而成    
C.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吻合而成    
D.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吻合而成    
E.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吻合而成
80.直接汇入颈内静脉的结构是
A.直窦 B.横窦 C.下矢状窦 D.岩下窦 E.上矢状窦
 
[B型题]
A.动眼神经副核     B.上泌涎核    C.下泌涎核     D.迷走神经背核     E.疑核
1.调节腮腺分泌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源于
2.支配咽喉肌运动的神经纤维源于
3.使睫状肌收缩的神经纤维源于
 
A.楔束        B.红核脊髓束        C.皮质脊髓束        
D.脊髓丘脑束        E.薄束
4.位于后索内侧部的是
5.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形成的是
 
A.前角        B.后角        C.侧角        D.脊髓圆锥        E.中央灰质
6.仅在脊髓第一胸节到第三腰节的横切面上可见到的灰质部分
7.运动神经元位于
 
A.面神经核        B.展神经核        C.副神经核        
D.滑车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8.位于面神经丘深部的是
9.位于延髓和颈髓的是
 
A.薄束核、楔束核        B.红核        C.黑质        
D.脑桥核        E.腹侧被盖区
10.发出纤维形成内侧丘系
11.联系大脑皮质和新小脑的是
 
A.内囊前肢        B.内囊后肢        C.内囊膝        
D.听辐射        E.视辐射
12.位于豆状核和尾状核头部之间
13.皮质核束经过
 
A.顶核        B.齿状核        C.绒球小结叶        
D.小脑扁桃体        E.中间核
14.属于旧小脑的是
15.属于新小脑的是
 
A.薄束核和楔束核        B.胶状质        C.三叉神经脊束核        
D.孤束核        E.三叉神经节
16.躯干、四肢本体觉传导通路第2级神经元是
17.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第1级神经元是
 
A.右视束        B.右动眼神经       C.右侧视神经        
D.左视神经        E.左动眼神经
18.光照左眼,两眼瞳孔左侧缩小,右侧不缩小;光照右眼,右侧瞳孔不缩小,左侧缩小,病变在
19.光照左眼,两眼瞳孔都缩小;光照右眼,两侧瞳孔均不缩小,病变在
 
A.对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B.伸舌舌尖偏向病灶的对侧
C.同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D.伸舌舌尖偏向病灶同侧
E.同侧胸锁乳突肌瘫痪
20.面神经核下瘫出现
21.舌下神经核上瘫出现
 
A.薄束和楔束        B.脊髓丘脑侧束        C.三叉神经脊束        
D.三叉丘系        E.内侧丘系
22.损伤后出现同侧肢体本体感觉丧失
23.损伤后出现同侧面部痛温觉丧失
 
A.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B.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C.同侧眼全盲        
D.同侧眼鼻侧视野偏盲        
E.瞳孔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
24.视交叉的中央部损伤出现
25.一侧视神经损伤出现
 
A.皮质核束        B.皮质脊髓前束        C.皮质脊髓侧束        
D.额桥束          E.红核脊髓束
26.支配双侧躯干肌的是
27.经过头面部骨骼肌的是
 
A.内侧丘系        B.三叉丘系        C.脊髓丘系        
D.外侧丘系        E.锥体束
28.传导躯干、四肢痛、温觉的是
29.传导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是
 
A.薄束核和楔束核        B.三叉神经脑桥核        C.三叉神经脊束核        
D.内侧膝状体          E.外侧膝状体
30.接受头面部触觉信息的是
31.接受双耳听觉信息的是
 
A.硬膜外隙        B.蛛网膜下隙        C.终池        
D.乙状窦        E.硬膜下隙
32.椎管内面骨膜参与围成的是
33.马尾位于
 
A.下矢状窦        B.蛛网膜粒        C.第四脑室顶的下髓帆       
D.软膜        E.蛛网膜
34.使脑脊液渗入静脉的是
35.与脉络丛的形成有关的是
 
A.顶下小叶        B.绒球        C.海马旁回        
D.扣带回        E.锥体
36.大脑前动脉分布于
37.大脑中动脉分布于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前交通动脉        E.基底动脉
38.视觉皮质的血液供应来自
39.听觉皮质的血液供应来自
 
A.动眼神经        B.三叉神经        C.展神经        
D.面神经        E.迷走神经
40.从海绵窦内侧壁穿过的神经是
41.从海绵窦外侧壁穿过的神经是
 
A.侧脑室        B.第三脑室        C.第四脑室        
D.中脑水管        E.中央管
42.与蛛网膜下隙相通的是
43.位于大脑半球内的是
 
A.上矢状窦        B.横窦        C.直窦        D.海绵窦        E.岩下窦
44.位于大脑镰上缘的是
45.位于蝶骨体两侧的是
 
二、填空题
1.脊髓位于_______内,上端在________处与________相续,成人脊髓下端平________下缘。
2.每侧脊髓灰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每侧脊髓白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脊髓灰质的中间带(板层Ⅶ)中易于分辨的核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4.脊髓的上行纤维束中,_________传导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_________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觉。
5.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六部分,其中后三者又合称为_________。
6.脑干内的一般内脏运动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脑干内的一般躯体运动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脑干内的特殊内脏运动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脑干躯体运动核中,在中脑内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在脑桥内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延髓内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0.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1.动眼神经副核发出节前纤维加入_________神经,进入眼眶后,在_________内换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支配_________和_________。
12.下泌涎核发出节前纤维加入_________神经,在_________内换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支配_________。
13.在脑干腹面,延髓与脑桥分界的沟为_________,从中线向外侧依次队附着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神经。
14.根据_________裂和_________裂,可将小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叶。
15.根据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16.小脑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对。
17.间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5个部分。
18.背侧丘脑腹后核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前者授受_________纤维,后者接受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纤维。
19.上丘脑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后连合等结构组成。
20.大脑半球通过三条沟,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为界,分为五个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1.端脑的连合纤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22.端脑的白质分为联系半球内部的_________,联系两侧半球的_________,以及由上、下行纤维组成的_________。
23.端脑基底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合称为纹状体。
24.内囊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水平切面上呈“V”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三部。
25.在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位于_________,躯体感觉中枢位于_________,听觉中枢位于_________。
26.语言中枢包括_________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中枢,位于_________。
27.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8.脑的动脉来源于_________和_________。
29.大脑动脉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脑底吻合而成。
30.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为_________,此隙略呈负压,内有_________通过。
31.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通过的神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灰质          2.白质          3.神经核   
4.皮质                 5.神经节         6.纤维束
7.网状结构        8.脊髓圆锥        9.终丝
10.马尾         11.菱形窝                 12.脑桥小脑三角
13.后穿质        14.白质前连合             15.锥体交叉
16.胼胝体                17.纹状体         18.内囊 
19.硬膜外隙              20.硬脑膜窦               2l.蛛网膜下隙 
22.终池                  23.小脑延髓池             24.蛛网膜下池  
25.蛛网膜粒              26.基底核         27.上运动神经元
28.下运动神经元          29.大脑动脉环             30.锥体系
31.锥体外系              32.内侧丘系               33.大脑镰
34.斜方体                35.书写中枢               36.阅读中枢
37.听觉性语言中枢        38.说话中枢               39.边缘系统
40.豆纹动脉
四、简答题
1.简述脊髓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简述脊髓横切面上灰质及白质的分部。
3.脑干内一般躯体运动核有哪些?组成什么神经,支配什么器官?
4.简述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出入的部位。
5.脑干内有哪几种纤维束交叉?
6.简述小脑按外形、进化过程和纤维联系及功能如何分叶分部?
7.简述大脑的基底神经核。
8.简述大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分类及组成。
9.简述大脑皮质各语言中枢的位置?损伤后造成什么语言障碍?
10.何谓瞳孔对光反射,其反射途径如何?  
11.第四脑室的组成和交通如何?
12.简述间脑的分部。
13.简述脑的动脉来源及其分布范围。
14.简述大脑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及功能?
15.一侧视神经损伤和一侧动眼神经损伤,双眼的瞳孔对光反射表现如何?
16.脑和脊髓的被膜有哪些?
17.简述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18.有哪些脑室?它们之间如何交通?
19.第Ⅰ躯体运动区有何特点。
20.临床上进行腰椎穿刺的穿刺点在何处?为什么在此穿刺?穿刺针须穿过哪些结构方能到达终池?
五、问答题
1.某幼儿患者高热后,发现左下肢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膝跳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问病变在何处?为什么?
2.脊髓半横断将损伤哪些纤维束,有何临床表现?
3.脑干内有哪些副交感神经核?发出的节前纤维加入到什么脑神经?到什么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什么结构?
4.试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主要传导束。
5.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临床症状有何不同?
6.某高血压患者突然昏倒,意识恢复后,说话不清楚,经检查发现:(1)右上、下肢不能运动,肌肉僵硬,膝跳反射和肱二头肌反射亢进,Babinski征(病理反射)阳性,两侧额纹对等,均能闭目,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2)右半身痛觉丧失,闭目时不能说出右上、下肢被动运动的状态和姿势。(3)双眼右侧半视野偏盲。问:
(1)病变位于何处?
(2)为什么出现上述症状?
7.大脑中动脉栓塞,可损伤哪些重要的功能区?出现何临床表现? 
8.试述视觉传导通路。分析其不同部位损伤后的特点。
9.蚊子叮咬左脸部,用右手把蚊子打死,试分析此过程的感觉和运动传导过程。
10.试述海绵窦的位置及其穿行的神经血管,这些神经支配什么?
 
9.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B  2.B  3.B  4.E  5.B  6.C  7.B  8.C  9.B  10.E
11.B  12.E  13.E  14.D 15.D  16.C  17.B 18.E  19.C  20.B
21.A  22.A  23.E  24.B 25.B  26.E  27.C 28.A  29.D  30.C
31.C  32.D  33.B  34.A 35.B  36.E  37.B 38.A  39.D  40.B
41.E  42.A  43.E  44.A 45.C  46.C  47.D 48.B  49.B  50.B
51.B  52.B  53.A  54.B 55.B  56.B  57.E 58.B  59.B  60.E
61.C  62.E  63.B  64.C 65.C  66.E  67.C 68.B  69.A  70.A
71.B  72.D  73.C  74.D 75.D  76.C  77.B 78.B  79.D  80.D
[B型题]
1.C  2.E  3.A  4.E  5.D  6.C  7.A  8.B  9.C  10.A
11.D  12.A  13.C  14.E 15.B  16.A  17.E 18.B  19.C  20.C
21.B  22.A  23.C  24.B 25.C  26.B  27.A 28.C  29.A  30.B
31.D  32.A  33.C  34.B 35.D  36.D  37.A 38.C  39.B  40.C
41.A  42.C  43.A  44.A 45.D
二、填空题
1.椎管 枕骨大孔 延髓 第1腰椎
2.前角 后角 侧角 前索 侧索 后索
3.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骶副交感核
4.薄束、楔束 脊髓丘脑束
5.端脑 间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脑干
6.动眼神经副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7.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核
8.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 疑核 副神经核
9.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核
10.面神经核下半 舌下神经核
11.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
12.舌咽神经 耳神经节 腮腺
13.脑桥延髓沟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14.原 后外侧 绒球小结叶 前叶 后叶
15.前庭小脑 脊髓小脑 大脑小脑
16.顶核 球状核 栓状核 齿状核
17.背侧丘脑 上丘脑 后丘脑 底丘脑 下丘脑
18.腹后内侧核 腹后外侧核 三叉丘系 内侧丘系 脊髓丘系
19.丘脑髓纹 缰三角 缰连合 松果体
20.中央沟 外侧沟 顶枕沟 额叶 顶叶 枕叶 颞叶 岛叶 
21.胼胝体 前连合 穹窿连合
22.联络纤维 连合纤维 投射纤维
23.豆状核 尾状核 杏仁体 屏状核 豆状核 尾状核
24.背侧丘脑 尾状核 豆状核 前肢 膝 后肢
25.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颞横回
26.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 额下回的后部 书写中枢 额中回的后部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 颞上回后部  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角回 
27.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28.颈内动脉 椎动脉
29.两侧大脑前动脉的起始段 前交通动脉 颈内动脉末端 后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组成。
30.硬脊膜外隙 脊神经根
31.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三、名词解释
1.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细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地方,色灰暗。
2.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色苍白。
3.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灰质团块。
4.在大脑、小脑表层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5.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的地方,外形略膨大,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
6.又称传导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
7.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细胞团块交错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
8.脊髓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下端在成人平第l腰椎体下缘,自此处向下延为细长的终丝。
9.脊髓圆锥向下延为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终丝,止于尾骨的背面。
10.因为脊髓比脊柱短,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前后根要在椎管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各自相应的椎间孔,这些在脊髓末端下行的脊神经根称马尾。
11.位于延髓上部和脑桥的背面,即第四脑室底,呈菱形。此窝的上外侧边界为小脑上脚.下外侧边界自内侧向外侧依次为: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
12.为延髓、脑桥和小脑的交角处,面神经、前庭蜗神经根恰位于此处,该部位的肿瘤会损伤这些脑神经出现相应症状。
13.脚间窝的窝底有许多血管穿入的小孔,称后穿质。
14.在灰质连合的前方有纤维横越,称白质前连合,连接左右前索。
15.在锥体下端,大部分皮质脊髓束纤维越过中线左右交叉,形成发辫状的锥体交叉。
16.位于大脑纵裂底,为联系左、右大脑半球的巨大的白质板,分嘴、膝、干、压4部分。
17.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其前端互相连接,分旧纹状体和新纹状体。
18.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水平切面上呈“V”字形,分为前肢、膝和后肢3部。
19.硬脊膜与椎管内骨膜之间的间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和静脉等,呈负压,有脊神经通过。临床上的硬脊膜外麻醉,就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
20.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内面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硕脑膜窦,内含静脉血。
2l.脊髓和脑的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间隙,充满脑脊液。脊髓蛛网膜下隙向上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
22.蛛网膜下隙的下部、自脊髓末端至第2骶椎水平扩大的马尾周围的蛛网膜下隙,称为终池。
23.为蛛网膜下池,在小脑与延髓之间。临床上可在此进行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
24.蛛网膜下隙在某些部位扩大称蛛网膜下池。  
25.蛛网膜靠近硬脑膜,持别是在上矢状窦处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脑脊液经这些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内。
26.位于大脑白质内,位置靠近脑底,包括豆状核、尾状核、杏仁体和屏状核。
27.为位于大脑皮质的投射至脑神经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及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传出神经元。
28.为脑神经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29.由两侧大脑前动脉的起始段、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使两侧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相交通,可以起血液代偿作用。
30.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两部分。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31.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所有传导路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
32.薄、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在中线上与对侧的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呈前后排列行于延髓中线两侧、锥体束的背方,再转折向上,称内侧丘系。
33.硬脑膜形成的结构,镰刀形,在大脑纵裂,伸入两侧大脑半球之间,后端连于小脑幕的上面,下缘游离于胼胝体上方。
34.蜗神经核和上橄榄核发出的听觉纤维大部分经脑桥中、下部的被盖腹侧部横行越过中线交叉至对侧,形成斜方体,其外侧部被上行的内侧丘系纤维所穿过。
35.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管理书写能力,此中枢损伤,造成失写症。
36.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此中枢损伤,视觉无障碍,但不理解文字的含义,又称失读症。
37.听话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主要调整自己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此中枢损伤后,造成感觉性失语症。
38.又称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的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损伤后产生运动性失语症。
39.由边缘叶和有关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前核和中脑背盖)组成,在种系发生中出现较早。其功能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并参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功能,海马还与记忆有关。
40.大脑中动脉在前穿质处,发出一些细小的中央支,称豆纹动脉,营养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的前部。豆纹动脉在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容易破裂(故又名出血动脉)而导致脑溢血,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
四、简答题
1.答:列表如下: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对应椎骨 推算举例
上颈髓C1-4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脊髓节段=椎骨序数
如第3颈节对第3 颈椎
下颈髓C5-8
上胸髓T1-4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骨
脊髓节段-1=椎骨序数
如第5颈节对第4 颈椎
中胸髓T5-8 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骨
脊髓节段-2=椎骨序数
如第6胸节对第4胸椎
下胸髓T9-12 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骨
脊髓节段-3=椎骨序数
如第11胸节对第8胸椎
腰髓L1-5 平对第10、11胸椎  
骶、尾髓S1-5、C0 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2.答: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每侧的灰质,前部为前角,后部为后角,在胸部和上部腰髓(L2-L3),前、后角之间还有向外伸出的侧角,前、后角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带,位于中央管周围的灰质,为中央灰质。白质借脊髓的纵沟分为三个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为前索;前、后外侧沟之间为外侧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为后索。在灰质前连合的前方有纤维横越,称白质前连合。
3.答:脑干内一般躯体运动核有:
动眼神经核:发出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滑车神经核:发出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核:发出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舌下神经核:发出舌下神经,支配舌内、外肌。
4.答:动眼神经自大脑脚底内侧缘处出脚间窝,滑车神经在下丘下方自上髓帆内穿出。三叉神经根在胸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连脑。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自内向外于延髓脑桥沟连于脑,在橄榄体的后方,延髓的侧面,自上面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连于延髓,在锥体和橄榄体之间有舌下神经穿出。
5.答:内侧丘系、三叉丘系、外侧丘系和锥体交叉。
6.答:小脑分叶分部情况如下表:
根据外形分叶 根据进化过程分部 根据纤维联系和功能分部
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 前庭小脑
前叶 旧小脑 脊髓小脑
后叶 新小脑 大脑小脑
 
7.答:基底核位于大脑白质内,接近脑底面,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核。尾状核从前向后分为尾状核头、尾状核体和尾状核尾。豆状核被白质板分为三部分,外侧一部称壳,内侧两部称苍白球。壳与尾状核称为新纹状体,苍白球称旧纹状体。
8.答:可分为三类
(1)联络纤维: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包括:弓状纤维、上纵束、下纵束、钩束和扣带。
(2)连合纤维:连合两侧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穹窿和穹窿连合。
(3)投射纤维: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大部分经过内囊。
9.答: 
(1)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的各部,又称Broca区,损伤后产生运动性失语症。
(2)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损伤造成失写症。
(3)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损伤后造成感觉性失语症。
(4)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角回,损伤造成失读症。
10.答:瞳孔对光反射为光照一侧眼,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光照侧的瞳孔缩小的反射称直接对光反射,未照射侧的瞳孔缩小的反射称间接对光反射。其传导通路如下:



11.答: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顶朝向小脑,顶的前部由小脑上脚和上髓帆构成,后下部由下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组织构成。下髓帆有第四脑室脉络组织和第四脑室脉络丛。
    交通:向上经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向下通中央管,通过正中孔和两侧的外侧孔通蛛网膜下隙。
12.答:间脑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上丘脑包括髓纹、缰三角、缰连合和松果体。后丘脑包括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底丘脑位于大脑脚底内侧,下丘脑从前向后由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构成。
13.答: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以顶枕裂为界,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分支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应。故可将脑的动脉归纳为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
14.答:由两侧大脑前动脉的起始段、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使两侧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相交通,可以起血液代偿作用。
15.答:
(1)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健侧眼直接对光反射存在,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2)一侧动眼神经损伤:患侧眼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健侧眼均存在。
16.答:脑和脊髓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有支持、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脊髓的被膜自外向内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脑的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17.答:脑脊液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循环途径如下:
左、右侧脑室→左、右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18.答:脑室系统由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组成;它们之间的交通:
左、右侧脑室→左、右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
19.答:第Ⅰ躯体运动区的特点:(1)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2)左右交叉;(3)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精细程度有关。
20.答:临床上进行腰椎穿刺的穿刺点在一般在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间隙进行。因为成人或新生儿的脊髓下端均不超过第3腰椎体下缘,故不会损伤脊髓。穿刺针依次经过皮肤、浅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硬脊膜、蛛网膜、终池。
五、问答题
1.答:根据症状体征及病史,确定为病变为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脊髓前角受损,主要伤及前角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神经元包括:
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损伤造成这些细胞所支配的骨筋肌弛缓性瘫痪。
2.答: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可引起损伤平面以下出现布朗-色夸综合征。损伤后索的薄束和楔束,导致伤侧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损伤侧索的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为上运动神经元,导致同侧肢体硬瘫;损伤脊髓丘脑束,造成损伤平面稍下的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
3.答: 
(1)动眼神经副核:经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支配睫状体肌、瞳孔括约肌。
(2)上涎核:经面神经,至翼腭神经节(换元),支配泪腺。经面神经,至下颌神经节(换元),支配颌下腺,舌下腺。
(3)下涎核:经舌咽神经,至耳神经节(换元),支配腮腺。
(4)迷走神经背核:经迷走神经,在各终节内换元,支配颈、胸、腹(结肠左曲以上)脏器。
4.答: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水平切面上呈“V”字形,分为3部:
内囊分部 位置 经过的主要纤维
内囊前肢 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 额桥束、丘脑前辐射
内囊膝 前、后肢之间 皮质核束
内囊后肢 豆状核与丘脑之间 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桥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
 
5.答: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的区别如下表:
症状与体征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瘫痪范围 常较广泛       常较局限
瘫痪特点 痉挛性瘫痪(硬瘫)  弛缓性瘫(较瘫)
肌张力            增高 减低
深反射            亢进 消失
浅反射         减弱或消失 消失
病理反射         有(+) 无(-)
腱反射            亢进 减弱或消失
肌萎缩     早期无,晚期为废用 早期即有萎缩性萎缩
 
6.答: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提示右侧皮质脊髓束受损;左侧半身浅、深感  觉障碍提示右侧脊髓丘系和内侧丘系受损;双眼左侧半视野偏盲提示右侧视束或视辐射受损;发笑时口角偏向右侧,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舌肌无萎缩,提示左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核上瘫,说明右侧皮质核束受损。综合全部体征,病变部应位于右侧内囊膝和后肢,供应这一部位的动脉是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豆纹动脉,所以可能是豆纹动脉破裂而导致脑溢血。
7.答:大脑中动脉进入外侧沟内,发皮支营养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端脑外侧面有人体主要的功能区,若该动脉发生阻塞,将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具体的中枢和损伤表现如下表:
功能区 部位 功能 损伤症状
第Ⅰ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管理骨骼肌运动 对侧肢体、眼裂以下面肌、舌肌痉挛性瘫痪
第Ⅰ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管理对侧半身浅、深感觉 对侧半身感觉障碍
视觉区 距状沟上、下的皮质 视觉 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同向性编盲)
听觉区 颞横回 听觉 不会引起全聋
嗅觉区 海马旁回钩附近 嗅觉  
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 讲话 运动性失语症
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书写文字 失写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 听话 感觉性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 角回 看懂文字 失读症
 
8.答:视觉传导通路也是由3级神经元组成。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为感受器,第1级神经元是双极细胞,第2级神经元为节细胞,其轴突在视神经盘处合成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颅形成视交叉,其中来自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来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延续为视束,绕过大脑脚向后主要终止于外侧膝状体。第3级神经元胞体位于外侧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端脑距状沟两侧皮质。
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损伤所引起的视野的变化:
(1)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视野全盲。    
(2)视交叉中央部(交叉纤维)损伤:双侧颞侧视野偏盲。    
(3)视交叉外侧部损伤:患侧鼻侧视野偏盲。    
(4)一侧视束视辐射或视觉中枢损伤: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即患侧鼻侧半视野偏盲和健侧颞侧视野半偏盲)。
9.答: 

10.答:位于蝶鞍两侧,为硬脑膜两层间的不规则腔隙,形似海绵。窦内侧壁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这些神经支配如下:
动眼神经:支配上、下、内直肌、下斜肌和上脸提肌,以及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眼神经:支配眼裂以上的皮肤和粘膜感觉。
上颌神经:支配眼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和粘膜感觉。

联系电话:0371-55939155
网站:http://www.trzsb.com/
QQ群:814334624 天任专升本交流群
QQ号:2337994759 在线咨询

好课推荐

122河南专升本全年集训营

¥19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222河南专升本秋季集训营

¥17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322河南专升本寒假集训营

¥11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422河南专升本走读集训营

¥12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专升本互动

微信公众号:河南天任专升本

专升本最新动态推送

备案信息:豫ICP备2023009672号-1 Copyright © 2007-2020 trzsb.com
总部咨询电话:0371-55939155
郑州天任升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