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升本《心理学概述》大题汇总第(十一—十四)章
- 发布时间:2020-08-25 16:30:04
- 关键字:
河南专升本,天任专升本
第十一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简述心理发展的心理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个体差异性
简述维果思基的认知发展观
(1)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2)历史发展观(3)最近发展区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 现的。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16岁)。
简述最近发展区及其含义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 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 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儿童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学必须弄清 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考虑儿童学习的最佳年龄。在此基础上,一是要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 面,二是教学要创造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十二章学习心理
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简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他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在性(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同时他认为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运气、身心状态和外部环境。
简述自我效能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影响因素:①成败经验 ②替代经验 ③言语说服 ④情绪的唤起
怎样及其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自我 效能感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5)对学生进行合作与竞争教育,开展合作与竞争学习。
简述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 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 力形成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6)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①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 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②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
③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 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简述促进学生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5)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4)创设条件,提供心智技能练习、应用的机会
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知(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
影响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因素:①家庭环境 ②学校环境 ③社会因素 ④同辈群体
(2)内部因素:①认知失调 ②态度定势 ③道德认识 ④受教育程度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1)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3)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4)锻炼同不良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试述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1)有效的说服。用言语说服学生,主要通过向学生提供信息作为论据,或者 支持学生原来的态度和品德,或者反对学生原来的态度和品德
①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②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
③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逐步提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 形式及榜样所示范的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3)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能使成 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4)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 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 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十三章社会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
(1)包容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愿 望。(2)控制需要(支配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或权威基础上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 系的愿望。(3)感情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感情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第十四章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 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它有两层含义:①无心理疾病,这是最基本条件 ②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即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
(2)标准:①智力水平正常 ②自我意识正确 ③人际关系和谐 ④生活平衡积
⑤社会适应良好⑥情绪乐观向上⑦人格统一完整 ⑧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简要说明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