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英语是河南专升本所有专业(包括教育类)都需考查的科目 。其考试题型丰富,全面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
阅读理解:4 篇文章,每篇 5 个小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总计 40 分。文章题材多样,涵盖科普、文化、社会现象等,旨在考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理解、主旨把握以及推理判断能力,如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细节推断作者态度,或总结文章核心观点。
完形填空:1 篇文章,20 个空,每题 1 分,共 20 分。该题型着重考查词汇辨析、语法运用以及上下文逻辑关系理解,比如在不同语境中选择恰当动词形式,或根据上下文判断合适连词。
选择填空:主要考查语法知识,如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等)、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虚拟语气等,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
翻译(汉译英):5 个句子,每题 3 分,共 15 分。要求学生准确将中文句子翻译成符合英语语法和表达习惯的英文,考查词汇积累与句子结构搭建能力,如将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以实现梦想” 正确翻译为英文 。
写作:1 题,共 20 分。通常给定话题,如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要求学生根据话题撰写一篇 120-150 词左右文章,考查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观点组织及语言运用能力,需包含清晰论点、论据及合理结论 。
改错:10 处错误,每题 1 分,共 10 分。考查学生对词汇、语法、固定搭配等基础知识掌握,如识别并改正句子中错误的词性使用、主谓一致问题等 。
排序题:5 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给出打乱顺序段落,要求学生根据逻辑关系重新排序,考查文章结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
二、专业课: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综合)
这门专业综合科目聚焦教育领域核心知识,具体考查内容如下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明晰教育概念、本质、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梳理教育学发展历程,如古代教育思想(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教育理念)、近现代教育学创立(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教育家贡献) 。
教育的基本规律: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作用),掌握教育与人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以及如何依据这些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
教育目的:明确教育目的内涵、层次结构(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教学目标),了解不同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精神 。
学校教育制度:认识学制概念、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熟悉我国现行学制演变及发展趋势,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
课程:掌握课程概念、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理解课程设计(目标模式、过程模式)、课程实施与评价,以及课程改革相关内容,如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措施 。
教学:理解教学概念、意义、任务,掌握教学过程本质与规律,熟悉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等)、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等),以及教学工作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 。
德育:明确德育概念、意义、目标、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等),掌握德育过程规律、原则(导向性、疏导性、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等)、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等),以及德育途径 。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了解班主任工作意义与任务,掌握班级管理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组织等内容 。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明晰心理学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了解心理学发展历程,如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等流派兴起与发展 。
认知过程: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概念、特点与规律,如感觉适应、知觉整体性、记忆遗忘规律、思维过程与类型等,以及如何运用认知规律提高学习与教学效果 。
情绪情感与意志:理解情绪情感概念、分类(基本情绪、复合情绪,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功能,掌握情绪调节方法;明确意志概念、特征、过程,以及意志品质培养 。
个性心理:了解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与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内涵、特点,掌握能力结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性格特征及培养方法 。
学习心理:掌握学习概念、分类,理解学习动机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等)、学习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等),以及知识学习、技能形成、学习策略等相关内容,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迁移 。
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心理健康概念、标准,了解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及应对策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 。
教师心理:了解教师角色心理、教师威信形成与维护,掌握教师成长阶段理论,以及教师职业倦怠表现与应对措施 。
联系电话:0371-55939155
网站:http://www.trzsb.com/
QQ群:814334624
QQ号:2337994759
在线咨询
备案信息:豫ICP备2023009672号-1 Copyright © 2007-2020 trzsb.com
总部咨询电话:19939978340
郑州天任升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