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升本资料 > 大学语文 >

答司马谏议书1 王安石

昨日蒙教3。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印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心5虽欲强聒6,终必不蒙见察7,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8,于反复不宜卤莽9,故今具道所以10,冀君实或见恕也11
昨日承蒙赐教,私下以为和您交往相处已经很久了,而议论政事每每意见不合,这是因为我们在治国的根本方法上存在很多差异。虽然想强作解释,也终究不会得到您的谅解,所以简略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辨解。又想到您待我不薄,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草率从事,所以现在详细地阐述事情的缘由,希望您也许能谅解我。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12,以致天下怨谤也13。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14,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15,以授之于有司16, 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17,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18,难壬人19,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20人习于苟且非一日21,土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22,上乃欲变此23,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2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25,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2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27,度义而后动28,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9
大概读书人所争论的,主要在于名义和实际。名义和实际弄清了,天下的道理也就掌握了。这次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侵夺了原有官吏的职权、滋生事端、与民争利、拒绝劝告,以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而我则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在朝廷上议订法令制度,然后交给各职能部门的官吏执行,不是侵犯其他官员的职权;推行前代贤君的政治,以求兴利除弊,不是滋生事瑞;为国家管理财政,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的言论;反驳奸伪巧辩的小人,不是拒绝别人的建议。至于招来很多怨恨和诽谤,本来就料到会是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日子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多把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和流俗、讨好众人的行为作为美德,皇上就是要改变这种风气,而我也不管反对者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以抗击,那么众人怎能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相与抱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的士大夫。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了他的计划,考虑到这是合理的才付诸实施,(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已做得对就不会看出如此做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30,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31,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如果您指责我占据宰相的位置已经很久了,还没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给百姓带来恩惠,那我是知罪的;如果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该做,只是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32
没有机会会面,心中不禁充满仰慕之意。
 
[注释]
1、这是宋种宗照宁三年(1070)作者给可马 光的一封回信,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谏议:谏议大夫的简称,掌侍从规谏。
2、某启:某某人陈述。某:作者在草稿上的自称,正式信件上再换上本名。
3、蒙教:承蒙赐教。指司马光于当年三月初三日给作者的第二封信。
4、窃:私下。是谦辞。君实:司马光,字君实。游处:交讲相处。
5、所操之术:所采取的政治主张。
6、强聒(guō):强作解释。聒:声音嘈杂,这里指唠叨。
7、见察:被谅解。
8、重(chóng):一再。视遇厚:看重。
9、反复:指书信往来。卤莽:即鲁莽,草率从事。
10、具道所以:详细说明理由。具:详细。
11、冀:希望。或:也许。见恕:谅解我。
 12、侵官:侵夺原有官吏的职权。指王安石设立主持新法的总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 生事:生事扰民。征利:与民争利。拒谏: 拒绝劝告。
13、致:招致,怨谤:怨恨,诽读。
14、以谓:认为。人主:国君.
15、议法度:议订法令制度。修:修订。
16、授:交给.....执行。有司:有关部门的官吏。
17、举:推行。先王:前代的贤君。
18、辟:接除,驳斥。邪说:错误的言论。
19、难:责问,反驳,壬(rén)人:善以巧言献媚的小人。
20、固:本来。前知:早就知道。
21、苟且:得过且过。
22、恤(xù):顾念,关心。同俗:附和流俗。自媚于众:讨好众人。
23、上:皇上,指宋神宗。
24、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
25、“盘庚”二句:盘庚是商代中兴之主,即位后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遭到臣民的反对。事见《史记·殷本纪》。胥(xū):相与。
26、非特:不仅。特:仅,只。
27、度:计划,法度。
28、度(duó)考虑。义:合理,正确。
29、是:正确。
30、膏泽:施恩惠。
31、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
32、不任(rén):不胜。区区,诚恳。向往: 仰幕。

真题在线
1. (2017年.翻译)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2. (2014年.理解与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入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请回答:
(1)“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三句话是这篇文章反驳的观点。而这 三句话轻重不同,中心是什么?这三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些词语显示了这种关系?
(2)作者认为盂尝君是什么样的人?作者从哪两方面论证?
胜券在握
1. [答案]又想到您待我不薄。
2. [参考答案](1)盂尝君能得士。递进关系。以故、卒。
(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从“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和“鸡鸣狗盗之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两方面来论证。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
A.韩愈 B.王安石 C.欧阳修 D.司马光
2.从内容看,《答司马谏议书》属于 ()
A.政论 B.史论 C.文论 D.奏疏
3.下列《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论证,采用例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是
A.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B.受命于人主,不为侵官
C.举先王之政,不为生事 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4.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生事”,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
 
A. 新法是“受命于人主”       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
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       D.新法是“举先王之政”
5.《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 ()
A.慷慨激昂 B.平易质朴C.含蓄委婉D.刚柔相济
6.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采取的主要驳论角度是()
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    D.驳斥态度
7.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同马光指责新法“征利”的观点时.所操持的理论依据是()
A.受命于人主 B.举先王之政
C.为天下理财 D.度义而后动
8.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是()
A.“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B.“辞必已出”“惟陈言之务去”
C.“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9.《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诬蔑新法种种观点的立论原则是
A.受命于人主    B.举先王之政
C.为天下理财    D.名实要相符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2.冀君实或见恕也。
3.辟邪说,难壬人。 4.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5.度义而后动。 6.举先王之政。
7.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三、翻译题(将下列各题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
3,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4.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5.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6.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7.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延,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8.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9.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10.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1.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1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13.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四、理解与分析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请回答:
(1) 在这一语段中,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共有几条?
(2)作者立论的原则是什么?
(3)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驳论方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请回答:
(1)这段文字驳斥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
(2)在驳论中作者义揭露了什么问题?
(3)作者运用盘庚东迁的历史事实来说明什么问题?
胜券在握
一、选择题
1.B2. A3. D 4. D5.D 6. A7. C8. C 9. D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
1.强聒:强作解释。 2.冀:希望。
3.辟:排除,驳斥。 4.膏泽斯民:给百姓带来恩惠。
5.度:考虑。 6.举:推行。
7.视遇:看待。
三、翻译题
1. (我)私下以为和您交往相处已经很久了。
2.所以简略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
3.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草率从事。
4.所以现在详细地阐述事情的缘由。
5.大概读书人所争论的,主要在于名义和实际。
6.名义和实际弄清了,天下的道理也就掌握了。
7.在朝廷上议订法令制度。
8.推行前代贤君的政治,以求兴利除弊。
9.不是拒绝别人的建议。
10.本来就料到会是这样的。
11.士大夫多把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和流俗、讨好众人的行为作为美德。
12.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了他的计划。
13.如果您指责我占据宰相的位置已经很久了,还没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
四、理解与分析题
1.(1)一共有五条: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2)总的立论原则是名实相符,而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3)作者采用了反驳论点的方法,对司马光的五点指责一- -给予了反驳。
2. (1)这段文字驳斥了司马光“以致天下怨谤”的观点。
(2)在驳论中作者用“人习于有且非一一日, 上: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这样的话旁蔽 侧击地揭露了保守派不顾国家利益,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一腐败现象。
(3)作者引用盘庚迁都的典故是为了表明自己为了国家利益坚持改革、决不动摇的决心和态度。

联系电话:0371-55939155
网站:http://www.trzsb.com/
QQ群:814334624 天任专升本交流群
QQ号:2337994759 在线咨询

好课推荐

122河南专升本全年集训营

¥19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222河南专升本秋季集训营

¥17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322河南专升本寒假集训营

¥11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422河南专升本走读集训营

¥12800 在线购买 立即咨询
专升本互动

微信公众号:河南天任专升本

专升本最新动态推送

备案信息:豫ICP备2023009672号-1 Copyright © 2007-2020 trzsb.com
总部咨询电话:0371-55939155
郑州天任升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